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参赛办法

Participation method of The LivCom Awards

一、2025申报类别:申报类别将按照以下行政区域内居住人口数(常住人口)针对相应类别进行申报,申报城市可以城市整体参赛,也可以城市行政区(县、市、区、镇)部分参赛。本年度城市申报类别已全面调整。
        A类.7.5万人口以内城市
        B类.7.5万-20万人口城市
        C类.20万-40万人口城市
        D类.40万-100万人口城市
        E类.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区)大型、特大型城市均归于E类申报

二、2025评审标准:为使全球宜居城市建设全面顺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新城市议程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与倡议,自2018年国际花园城市竞赛评委会对评选标准进行全面升级并增加若干全新评选细则后,2025年再度升级,6大评审标准如下:

1.景观改善与公共空间 Enhancement of the Landscapes and Public Spaces
        按照本奖项规定,城市的景观系指城市或城镇景观通过园林工程与基础设施设计所创造的环境,尤其包括社区花园、城市公园与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 申报材料需描述城市景观的主要特色、愿景、方案,并说明城市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如何将其它人文与自然要素融为一体,无论是人文的或是自然的,最终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评委希望看到如何保护自然遗产和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以及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如何进行绿化植被的实例。在此项参评内容中,还应阐述参选城市在改善景观的工作中,采取了何种措施,最终实现了使民众为之骄傲、增加令人愉悦的休闲体验的环境,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艺术、文化和遗产管理 Arts, Culture and Heritage
        在此项参评内容中应阐述城市如何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重视其语言、独特的艺术、工艺品和文化实践的认知过程。同时,还应当阐述如何采取认知、阐释和保护措施,珍惜其建筑遗产、古迹以及与人文精神或历史事件相关的遗产,以珍惜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这可能包括本土文化或在多元文化群体中的新个体文化。城市应当时常举行与之相关的节庆和相关活动以推广这些文化遗产,或者节日和活动本身也成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说明这些群体如何融入整个社会的方式方法。评委需要评估的是,城市如何通过公开宣传,团体庆祝活动和支持措施,对各类艺术形式的普及和认可。

3.环境、气候应对与绿色经济 Environment, Climate Mitigation and Green Economy
        在此项参评内容中应阐述城市如何采取创新性的环境保护敏感性实践,追随倡议,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并有意识的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产业向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其中还应包括一些证明材料,展示和说明城市如何努力进行可持续发展改善工作,采取何种最佳实践的实例,对环境进行开发、拯救和保护。这将包含提高空气、水和土壤的质量,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使用替代材料和能源及废弃物循环使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低碳社会的转型等行动。

4.公共参与及授权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在此项参评内容中应阐述个人、群体和组织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如何持续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开发与管理中,以及如何被授权及其对于参与到发展中的机会采取何种态度。这部份的要素将包括整合,发展状况,满意度,资源使用、谋略与参与程度。

5.健康的生活方式 Healthy Lifestyle
        在此项参评内容中应阐述一个对影响此城市的健康问题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进行适当的研究与投入以改善现状对。处理这些健康问题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应当跟踪记录,这是必须的行为,例如指出为提高城市的健康状况而提供的设施情况以及所实施的生活方式计划。综述这些设施和方案的成功实施并进行审查,将提高申报材料此项参评内容的可信度。同时,生活方式应体现出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居民主动减少碳排放、增强城市的凝聚力,积极参与文娱、体育与文化活动(特别是节日庆祝、狂欢节等活动),并应进一步举例展示积极向上的社会团结氛围。

6.可持续的规划及管理政策 Sustainabl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在此项参评内容中应阐述城市如何规划未来并保持可持续性,规划流程是如何制定的及如何保障这些流程与计划达到一致,及如何通过制定管理政策保障实现预期的成果。还应体现规划和战略自身的层次感,包括规划细分为每年的年度计划和定期审查以确保实施。此外,还应该有证据显示城市大众成员支持战略方向并有机会贡献其中,以体现其规划和管理政策致力于为公众服务及提升生活质量。
        2025年开始,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交通管理、碳汇、绿色建筑、文化权利、可持续旅游、健康社交、住房政策及智慧管理等相关内容应体现在上述评审标准的申报材料当中予以说明。

三、2025年中国区参赛程序

        2025年3月 中国区参赛报名启动
        2025年6月30日 中国区参赛报名截止
        2025年7月31日 中国区预赛书面申报材料提交截止。
        2025年8月-9月 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委员会分批公布全球决赛入围名单并签发决赛邀请函,决赛议程框架确定。中国城市参赛视频申报材料开始拍摄、制作,决赛演讲答辩与PPT 材料开始制作。
        2025年9-10月 赛前公报全面发布决赛组织结构、答辩评审办法、赛制与论坛会议整体议程。决赛入围城市依据评委会要求进一步提交必要的书面材料、图片及数据。
        2025年11月18日-21日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正式开赛,论坛、技术会议、联合国培训会、平行研讨等同期举办。各国代表演讲陈述、视频演示、现场答辩、研讨交流、展览展示,大会闭幕盛典现场揭晓“绿色奥斯卡”全球获奖名单。
        决赛结束后,国际花园城市专题考察交流、宣传推广,各国代表回国。

四、参赛书面材料填写

        申报材料填写至关重要,它具体说明了参赛条件、城市建树。您在填写材料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1、直截了当,叙述方式尽可能简明易懂,并直观反映出自身城市的今昔对比,尽量减少夸张与城市形象的过多描述。
        2、字迹清楚,内容准确,重点阐明城市在以上六项要求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3、申报材料须以英文制作、标准为A4规格,字数不得超过英文4500字(不包括标题、表格及页眉部分),字号不得小于五号字。
        4、申报材料须附不超过24幅的图片材料,并于材料下方注明图片内容及制作日期。
        注:书面材料提交后,国际评审团将对各国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符合决赛条件的城市将由评审团发出决赛邀请函。获选城市需要于决赛现场演讲、展示及答辩,评委团最终综合评定年度获奖名单。
        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参赛目的并非仅为了获奖,而是旨在通过参赛,学习并交流国际先进的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验,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国际最佳城市宜居管理和环境发展范例,同时,通过和全球参赛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城市管理者实现最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建设标准与模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自豪感。

        国际花园城市竞赛中国区组委会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人居智库工作委员会
        世优社(北京)项目管理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佳粹广告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北京010-59624789 深圳:0755-8247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