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com新闻中心

 

 

LivCom竞赛中国区秘书长、深圳佳粹会展总经理李响--闽籍地产品牌需晋级 -- (福州晚报)
http://www.livcom.org        本站记者  发布于  2009-06-25

 

■本报记者 马智晔
  接到本报记者的电话,李响很热情,他说本月初他刚在福建转了一圈,专程为海西政策做调研。这与我们的话题不谋而合。李响说,福建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经验,全社会都已普遍认识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以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福建在这方面早已经行动起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等,早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投入与建设。例如,2007年福州三盛·中央公园获得国际花园社区大奖,不但见证了城市建设的品位,也让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成果。

  城市交通、环境等居住因素的提升,必然带动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李响认为,福建地产目前仍然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尤其在社区环境营造、先进生活方式引导、开发理念的国际接轨方面,福建有很大的空间去做。海西政策的出台必将大大促进福建地产的发展。地方政府为鼓励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逐步配套细则,出台给予本土开发商政策的倾斜。本土开发商能否利用好这些优惠条件,积极配合政府规划,同时让自己迅速地发展壮大,将至为关键。对于福建开发商,李响建议,首先思路要开阔,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个项目的利润,获取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同,才是未来发展的决胜之道。其次是品牌建设。目前福建省内知名的地产品牌寥寥可数,其影响力也较为有限。如何通过一个或几个项目建立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品牌认知,将是摆在本土开发商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建立,地方发展逐渐变热,再加政策的逐步放宽,外来强势品牌必将乘势抢滩。这些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地产巨头一旦大规模进入,将对本土开发商构成一定的压力。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及经济合作的加强,极有可能有境外资本的进入。在这方面,本土的开发商也应该有所准备,提升整体水平。

  福州地铁的建设,更是对开发商是一大利好。一是便利的交通必然带来居住习惯的改变,地产开发商能否把握这一变化,将非常重要;二是消费者的可选择性增加,要求开发商在产品品质及后续服务上增加投入。同时,在沿线的“片区包装与营造”方面,我们的主流媒体也有必要有义务联合政府、企业,就沿线片区的整体包装和价值发掘上多做文章,做活“地铁商圈”,放大“地铁片区价值”。这种片区包装需要向深圳、北京、广州各地学习,他们有着先行一步的成功运营经验,值得“拿来一用”并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