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水文园:适时适势适度适合 中国人居的世界标准 -- (搜房) | |
http://www.livcom.org 本站站长 发布于 2007-12-14 |
|
山水文园蝉联“国际花园社区全球金奖”伦敦当地时间11月26日晚8点,“2007国际花园城市与花园社区总决赛”隆重揭晓。来自中国北京的山水文园,凭借其杰出的自然环境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理想人文环境建设,赢得评委一致认同,最终力挫群雄,一举夺魁,荣获社区人造类全球金奖第一名。成为继1996年此项大赛成立以来,全球第一个连续两届获金奖的国际花园社区。同时还获得最佳范例贡献奖,并作为国际花园社区的推广样板。而山水文园四期之RIVERSIDE中获得世界专利的“锚型别墅”问世,更是让世界房地产界感到震惊,让中国的开发商为之骄傲。 纵观中国地产发展史,也许万科、中海曾经引导地产突围产业化路子,也许奥园、碧桂园领导地产闯入大盘战略,也许建外SOHO、瑞安新天地诱导地产专注于“特种建筑”,也许星河湾、御园带领地产走入精装修时代…… 然则,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的历史被重新改写。 从北京到中国,从中国到世界,百万平方米大盘——山水文园仅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它是一个“适时适势建设出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产品”,也用世界的眼光营造出中国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山水文园将与其他品牌地产商一道续写中国地产新的辉煌篇章,“中国制造”或许将成为当代中国地产塑造核心价值的样本。 全球标本 “让世界知道中国人了不起,让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是山水文园一直为之努力的。 什么样的住宅才是人居?人居是否即高成本的投入和华丽的粉饰?人居是否与财富阶层“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电影《天使爱美丽》中,Amelie带着红帽老人到影楼拍了一张“我到了洋葱头教堂”的宝丽来照片,所有的人都爱上了莫斯科这座城市。 当时,在莫斯科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要苒也对莫斯科赞不绝口,而且认为那儿是最浪漫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丝毫没有归国之心。 即便如此,在国内的父母还是他记挂的人。终于有一天,要苒踏上了莫斯科飞往北京的航班。当时,他的父母从原来的家搬到了已经装修好的山水文园的房子里。要苒从来没去过,甚至差点迷了路。 最后,还是找到了“传说中”的山水文园。整个园区规划生动、多变而富于层次感,池水怡情,石台错落,植被茂密,园内绿树湖水连成一片,触目所及,不是借光,就是引景,从每个角度看都是一种艺术。 去过很多国家,看了很多建筑的要苒有些呆了。或许,这就是中国给他的最大惊喜。 在要苒的脑子里,觉得城市的金壁辉煌都不是最触动人心的。而这种或公园、或森林、或草原的梦幻感觉,成为最为打动他的人居概念。 这些,仅仅是山水文园的人居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 在力维斯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辙看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筑,应该有整体的规划和建设。 在英国常年定居的张帆,是个孝顺的孩子。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在国外生活。但是,其父母和妹妹都还在北京。一直担心不能尽到孝道,而父母和妹妹离得又很远。为了妹妹能很好地照看父母,2004年回国时,考察了当时离妹妹上班近的东三、四环地区之后,张帆选择了山水文园的两套邻近水景的公寓。 他在博客中写道:“之所以毫不犹豫就买下两套,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山水文园有整体的规划和建设,而且达到了人居的世界标准。就拿北美和欧洲的建筑来说吧,大到建筑的设计,小到住宅窗户的设计、颜色,包括后期或若干年后的住宅维护、保养,以及社区内人与人的关系,都纳入了法律程序,并进行控制。因此,国外的建筑有了法律的约束,政府统一加以控制后,整个城市建筑的生命力就得到了延续。” 在采访中,记者对比发现,北美和欧洲国家对于建筑的色彩、功能定位要求非常严格,同时也非常注重建筑对于城市景观的贡献;注重建筑定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注重交通的合理性并符合产品的定位;注重将人群的多少综合在一起整体考虑。 反观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由于政府权力相对集中,因此在规划和建筑上自然就存在优势,有条件依此优势集中进行决策,使住宅的发展方向朝有序的、高品质的、适宜人居的和人文的方向发展。 “小的开发商利用环境,大的开发商创造环境。”这是李辙常常挂在嘴旁的一句话。山水文园进入的区域,在七年间逐渐成熟,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价值。 在150万平方米市政绿化带工程腹地,拓三湖、筑两山、修一河、规划万米清溪,并先后投资8000万元配合政府对弘燕路及萧太后河进行升级改造与治污还清工程;并对弘燕路、沙板庄路、西燕北街、西燕西街、南磨房路进行全面绿化和升级改造,先后栽植胸径在25~30公分的成年法国梧桐几千棵,打造三横两纵交通带,创造了世界级的宜居环境。 除了在产品升值潜力上傲视市场之外,山水文园的卓越品质更是受到相关国际机构的热烈肯定。目前,山水文园已经荣获了“国际花园社区全球金奖”、“国际生态安全示范社区”、“国际生态最佳社区”等多项重量级国际大奖。不少参观了山水文园的高端购房人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山水文园不是在开发房子,而是在做珍藏品。” 人居版图 成可心的生活因山水文园而变。她是国贸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部门主管,2005年,一次性付清购得一套山水文园公寓,这让她进入了“一生之城”。 “园区的植物与公共空间的水域相互滋生,产出了大量鲜氧和负氧离子。”这是成可心告诉记者其选择山水文园最大的原因,“山水文园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而且更是一尊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多达70余种植株栽种形成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复合型天然绿化体系,即使不用人工维护,也能随着气候的变化自动调节。此外,整个区域将力求保持土地的自然特征,创造河道、园林、山地、草坡等多种自然景观,在自然与人的生态平衡中,找到共存的居住空间。 山水文园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2007年11月,它将“国际花园社区全球金奖”再度收入囊中。如果说去年的获奖有些突然,那今年的获奖好像已经不单单说明偶然,而是在力证山水文园人居已经成为世界的标准。 早在拿地之初,李辙就计划将山水文园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产品,其不懈的努力得到联合国的官员和加拿大最适宜人居住地区的市长肯定,“就是在北美地区,山水文园也是最先进的。” 根据北京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特征,山水文园成就了“寸土寸金”的东三环区域内的大型绿色生态社区,实现高达65%左右的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达61平方米,是CBD区域平均人均绿地面积的10倍),20%左右的负氧离子含量,50%~60%的完美空气湿度,以东三环罕有的约1.6超低平均容积率,创造了世界级的人居环境,也成为众多高端置业者梦寐以求的宜居所在。 用人居署主任的话说,“在城市当中,能够创立自然的山水,是需要非凡胆量和巨大资金的,其综合水平、综合能力也应该是非常高的,因为创造自然的东西最不容易”,这说到了实质,要想创造自然,的确非常难。 但山水文园做到了。它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方式,在诉说着中国人居的力量。 创造价值 如果说得奖是一种形式的话,那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如果说,星河湾的园林景观是复制的结果,那山水文园的产品就是不断创新和升级的产品,每期项目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2007年10月山水文园四期正式盛装入世。让高端置业者感受到“全球金奖社区”魅力的同时,也刷新了2007年京城高档住宅市场的销售纪录。 据了解,在山水文园四期开盘后的1个月时间内,该项目的销售额已近8亿元。其10月20日推出的3号楼,更是实现了开盘当天即受追捧的火热市场行情,推出的55套房当天基本售罄,销售金额高达3亿元。 对于山水文园四期所创造的惊人销售佳绩,众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京城高档住宅市场整体销售略显颓势之际,山水文园之所以能够逆市飘红,一方面是因为其坐落于东三环,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优势;另一方面,是专业开发商打造产品的经验与功力的体现。 作为惟一可以叫板星河湾的项目,山水文园四期项目的入市,不仅将再次提升整个区域的居住品质,还将引领京城高端住宅市场对于“绿色生态宜居社区”界定标准的新讨论。 趋近人性、贴近人性、以心为建筑逻辑的出发点,是李辙一直秉持的产品理念。 在一次度假中,李辙居住在一座美丽的海边别墅里,但高大的棕榈树挡住了大海的景色,当时他想“如果我的房子能够升起来,就可以看到海了”。这个灵感一直在李辙脑中徘徊,回国后,他花费一年时间,策划设计了“锚型别墅”。 “锚型别墅”采用现代风格的设计,三层的主卧可以自动升高一层,由此凭空产生一个巨大的灵活空间;而首层的私家泳池,在机电设备的控制下,可向外伸出4米,令居住者既可享受室内的私密,又能拥有室外的风景,实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李辙将这栋智能别墅建在山水文园四期的最佳位置,这比建在海边更具超凡的意义。在繁华拥挤的都会中心CBD,山水文园以大山水、大景观的超低密度和高绿化率成为这一区域创造一片难得的生态净地。 随着别墅的升降和延伸,湖光山色、飞瀑流水、草木缤纷,立即满满地纳入眼帘,而典雅的建筑点缀在山水绿地间,就像赖特盖在森林里的流水别墅,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互为景观。想在CBD里获得如此诗般的写意,恐怕只有在山水文园才能做得到。 荣誉背后 有一次,记者采访复地·首府。为了编辑图片的需要,就在社区外顺手拿相机拍了几张。不过,保安可“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比较礼貌地跟记者说:“对不起,小姐,这儿不能拍照。” 在中国,在北京,几乎大多数楼盘都竖起了“不许拍照”的大旗。 不过,山水文园里,美丽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不拍照岂不遗憾。记者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保安没有注意,赶紧让朋友偷拍了几张。结果,周围一朋友忍不住笑了。他轻声说:“你不用藏,这儿是允许随便拍照的。”顿时,大悟,脸亦胀得通红。 见到李辙,这位仁兄仍然不肯放过记者,对他讲述了之前在社区里发生的一切。看着记者,李辙忍俊不禁。 接着,他向记者解释道:“山水文园的样板间包括社区,包括所有展示的东西,都是向所有开发商公共开放的。样板间整个都供所有人参观、照相包括讲解。例如,供水管的展示,设计的所有理念都毫无保留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同时,希望发展商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山水文园会把自己的经验,还有所谓的‘秘密’甚至于专利,都毫无保留地跟大家交流,来推动整个城市和人们自己生活的大环境发展,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李辙如是说。 有一位多年从事房地产和研究人居现象的专家认为:“一个地产公司能有这样的姿态,和其得到‘国际花园社区全球金奖’的高标准是相统一的。因为金奖不只是一部作品的金奖,它应该在思想上、意识上、社会责任感上实行同一种标准,才能够无愧于金奖之称谓。” 人居住宅是适时的、适势的、适度的、适合的产品,其主要体现在一个“适”字上,人居住宅不是华丽的粉饰和最先进的技术,而是在一个适合的形势下建造一个适度控制成本并适度超前的住宅,同时又适合当地的文化和生活。在人居住宅里人们的交流是平等的,生活是健康的,生态是环保的,这就是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居住标准。 也许每一个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在骨子里都有一种“纪念情结”,总想要给世界、给建筑留下些什么,作为见证。谁都希望自己开发的建筑能成为世界经典,伫立于世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这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是其他行业的人们很难体会到的。这样的“纪念情结”在李辙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如果哪天我不做开发商,我一定要做房地产产品的研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把最适于人居住的宜居社区,奉献给对于居住品质有追求的购房人。” 2007年4月,李辙邀请加拿大7位市长和3位企业家来华访问考察,6月北美地产巨头欧尼集团率60人豪华考察团来京学习考察。 素有“民间外交家”的他,推出了“10+100+10000”计划。据悉,李辙一直梦想实现在10年中邀请100位外国市长到中国访问,同时影响100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家邀请100个市长。这样10年后,中国就有10000个市长朋友和10000个城市的市民朋友。那时,就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尊敬中国。 10年后,或许地球村里的人们都觉得中国人了不起!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