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com新闻中心

 

 

“国际花园社区”竞赛启动 -- (第一置业网)
http://www.livcom.org        本站记者  发布于  2005-06-24

    会议议程

    会议主持: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兼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侯 军

    会议地点:深圳特区报业大厦38楼会议室

    会议时间:2005年6月25日9:00

    文字实录:

侯军(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珠三角报业广告联盟、中国房地产主流媒体联盟——2005年国际花园社区竞赛全国说明会现在开始,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深圳报业集团方面的嘉宾,他们是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杜吉轩,深圳报业集团广告中心的常务副总经理董剑鸣,还有住博会总策划、佳粹会展总经理李响。

董建鸣(深圳报业集团广告中心常务副总经理)

    国际花园社区竞赛推介会是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增进友谊,为报纸提升声誉。深圳报业集团广告中心作为联盟业务推介的部门,特别邀请了联盟最早的发起单位——珠海特区报、中山日报的领导参加。珠海特区报业集团副总经理也是联盟的副理事长,中山日报广告部副主任林瑞帮是联盟的秘书长。另外很多报社的领导也都非常重视,比如惠州日报的副总编辑曾墨林先生。先请各位来宾作一个自我介绍。

    (各位嘉宾自我介绍)

    侯军(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第一置业网将对今天的会议作全国直播。下面,由杜吉轩总编辑致欢迎辞!

杜吉轩(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各位同行,我首先代表深圳特区报、也代表报业集团,热忱欢迎大家出席这次的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产已经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珠三角地区,包括深圳在内,是房地产业发展比较好、比较早的地区。同时,新闻文化在深圳市已经被认定为第四大支柱产业,这两个产业之间,关联度、依存度越来越高,这个大家体会肯定很深。

    全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去年到今年以来的风起云涌,处在大风大浪之中,一些房地产业后发的地区,上升势头非常猛,一些房地产业比较成熟的地区,房价一直在高位运行,引起了国内经济界、学者的诸多议论,最终引起我们中央决策部门的关注。普遍议论的就是开发过度、过热、泡沫过多,房价居高不下,所以说,房地产市场是在振荡当中运行。深圳房地产业发展比较早,一直比较健康,也比较稳定,但是房价多年来一直也在高位运行。深圳的特殊情况是,我们土地面积实在是太小了,现在特区范围以内,已基本上没有供房地产开发的地块,仅有的而且数量不多的地块都在关外。但是总的来讲,房地产遇到的问题,应该说跟全国是共通的。

    深圳特区报作为深圳最大的媒体,也是报业集团的龙头媒体,介入房地产新闻策划、新闻广告和宣传是很早的,多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自己尚觉得满意的成绩。但是就广告而言,我们对房地产的依存可能高于其他的兄弟媒体,房地产广告占我们广告总额的比例高达40%以上。前两年是一种喜事,但是现在我们有若干的苦恼。房地产市场处在振荡之中,对楼市、对房地产市场本身,以及关联度比较高的媒体带来很多不可预计的因素。所以我们房地产广告业务遇到的若干问题,有些是大家共同的,有些是特殊的。组建珠三角广告联盟是一件好事,还有全国主流媒体联盟,让我们可以就房地产方面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我个人认为学术界对房地产业的评价,并不是我们广告界认同的看法。房地产究竟怎么了?究竟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应对这种变化?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我觉得是难得的机会,作为深圳特区报而言,是非常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兄弟媒体,在这个方面能够给我们提供建议,提供新的思路,提供新的经验。相信对大家也是一种促进。

    国际花园社区评比,在深圳不是第一次,希望跟珠三角媒体和全国报业主流媒体一起合作,把这个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侯军(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杜总刚才讲的就是特区报的想法,广纳博收,请广告部副总经理蔡照明先生,就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化解方案,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蔡照明(深圳特区报广告部副总经理)

    这种做法,现在看有得有失,一方面提升地产方面的先说一下深圳特区报地产部的发展情况。深圳特区报地产部经历三代发展,最早只有两三个人,第一代是记者部、新闻部的记者成立的广告部,那时没有分行业,记者来做广告部,当时主要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地产,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挖掘题材,成就了好几个名记。从当时和其他几个报的竞争当中看出,我们处于非常强的优势。第二代,学习一些广告公司用经营的手法来做广告。随着我们竞争的激烈,后来又从房地产营销公司挖了几个人,形成专业服务为主的地产部,不仅会写文章,会谈广告,会操盘,帮助项目做营销方案,这是第三代。影响,另一方面提高了报社的公信力。我们当时的思路是培养地产专家,深圳特区报地产部在全国还是颇有名气的,后来很多地产部的人都纷纷下海,到地产公司当老总去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媒体营销专家。

    深圳今年的地产市场情况不是很好,楼盘供应量可能连去年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我们提出来一个是主动式营销、一个是全覆盖策略。主动式营销不能坐在家里,一个楼盘一个策略,随着各种媒体的出现,我们有了第一置业网、有杂志、有报纸,还有地铁路牌。我们的记者跟发展商谈营销策划的时候,就能全部包揽了,基本上能解决营销的所有方式,这是今年我们做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如何通过系列活动提高报纸的公众形象,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说一下。第一个例子是我到深圳特区报做的第一个营销推广活动,当时南山区的房价比福田区的房价低两三千元,99年深圳要建滨海大道,我对此很关注。滨海大道建成,南山交通变得非常快捷方便,南山地产形势会发生很大变化。我们策划了一个“走滨海大道,游南山美好家园”的活动。这个方案提出来,发展商非常高兴,十一期间正好是卖楼的高潮,就是利用这个新闻事件,对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双赢的结果。

    最早使用片区包装概念的,就是“蓝色盐田”。这是我们当时为一个区做的整体包装。对一个城区,给它做概念设计、做形象包装,当时提出“蓝色盐田”的概念,定位为滨海地区。第一阶段是做静态的,把片区的美景描绘出来,蓝色代表什么,代表未来滨海城市的规划,各方面的要展现出来;第二阶段是动态交互式的,让全社会人认识到蓝色盐田是有海有山的。第三个阶段为了吸引发展商投资,搞了海语论坛,用海的思维观察盐田,用海的视觉看待盐田,当时会开得非常成功,万科、中海很多品牌发展商都到盐田了,花了100万广告,地价涨了30%,作为主流媒体是可以开辟这个营销渠道的。

    第三个,讲一下前年做的“创新深圳”活动。当时深圳网络上有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个文章出来以后,《南方都市报》一直在炒作。我们深圳特区报作为主流媒体、作为党报,如果参与讨论,那是跟风,如果漠视,那是失分。最后我们逆向思维,从正面契入,“继续着领跑姿态”,做了深圳市重点行业白皮书。告诉全社会,深圳还有哪些行业在全国还是领先的,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做,企业非常支持。我当时管地产,好多地产企业都很想认购我们的版面。他们要捍卫深圳的历史,当时出的100多个版,创报社广告收入记录,在深圳特区报业是最高的一次。同样利用这个思路,做了另外两次活动,《国际深圳》和《发展深圳》,每次的利润至少五、六百万以上。 侯军(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下面进入到会议的主旨,请佳粹会展的总经理李响先生介绍国际花园城市的情况以及花园城市评选的事项。

李响(佳粹会展总经理)

    首先感谢特区报给我这个机会,跟全国的媒体和珠三角的媒体交流。

    今年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是第二届,很多人问深圳特区报是怎么推广国际花园社区,有什么新的亮点。我说一下国际花园社区的由来。去年是全球第一届国际花园社区评选。

    2000年深圳参加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当时有40多个国家参赛,深圳从参赛的全球60个城市当选夺得一类第一名,后来几年,广州、杭州、厦门、苏州也参加了竞赛。

    2001年深圳申报了国际花园城市的承办活动,国际花园协会的秘书长同意在中国举办,从那次开始,国际花园城市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全国得到了很多政府机构的认同,包括广州市政府也申报国际花园城市,同一年杭州也宣布两年之内申报,紧接着很多城市把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活动作为环境营销的重要活动列入政府的议程。

    当时佳粹给深圳市政府提建议,在竞赛的现场同期举办住宅产业和科技博览会,获得市政府同意,后来佳粹又做了一次建议,住博会期间,我们可不可以在国际花园城市评比的同时做一个十佳花园社区的一个评选活动。市政府在会上立刻同意,紧接着连下四个文件,开展花园社区的竞赛活动,作为国际花园城市竞赛的一部分。接近200家房地产企业报名,后来在评比的现场做人居环境展,国际评委参观了现场,赞扬深圳提出的做花园社区这个想法非常好。

    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分成5个类别,最高类别是一百万人口以上的,7.5万人以下的都是社区。去年的活动初步取得了成功,全国60多个社区报名参赛,10家社区获得国际花园社区金奖。今年正式授权深圳特区报在中国地区开展中国花园社区竞赛活动,中国花园社区竞赛活动同时第一次被纳入国际花园城市的全球评比活动当中,成为其中的分支活动。

    我全程参与了去年的活动以及2001年的国际花园城市评比,比较清楚国际评委眼里的国际花园城市和社区应该是怎么样?我重点谈一谈今年申报的经验和亮点。五大评选指标已经有了,重点有两点,第一强调是动态的东西,并不强调横向的对比。新加坡作为花园城市,申报了两次,都没有入围,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从评选规范看,它强调动态的东西,本身人居环境起点并不高,经过当地的努力过程,跟以前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是动态的东西。所以新加坡两次申报,评委认为他们没有和过去有多大的非常明显的提升,不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国际花园社区也是这样,注重动态,不一定社区要50万平米以上,不一定要非常多的绿化,强调动态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但是本身的评选标准是最基本的依据。

    第二就是资料准备的时候,要切实一点,简单一点,中国的一些申报材料可能动则几十万字,这个不必要。深圳2000年申报国际花园城市的时候,组织了6个人的博士团,编写材料、演讲、制作精美的册子,阿兰说是他看到的做得最好的一次,但实际上他们关心的只是前面10页左右的内容。所以要简捷、主题明确。

    希望这次媒体联盟,共同把珠三角的楼盘以及全国好的项目推介到本次大会上,让更多的社区走向国际花园社区。

    侯军(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

    刚才李总已经把美好的愿景跟大家描述出来了。下面休息10分钟。(休会10分钟)

    下面的程序是各个联盟的代表和同行做一些交流,希望大家把自己各自做房地产经验互相交流,有什么好的建议和问题,对我们的评选还是花园社区的申报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做一下交流和互动。下面的时间交给在座的嘉宾。

    羊城晚报:

    目前各大媒体都比较关注全国楼市的发展状况,广州各个媒体都在宣传和谐社区,通过这次的会议,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社区的发展推波助澜。

    扬子晚报:

    我们去年的城市豪园也入选国际花园社区,今年很多开发商问我有没有国际花园城市的评比,我们这次也是来了解评选的程序,在这次活动当中也会全力以赴。

    长沙晚报:

    去年长沙的一个楼盘在加拿大获得了一个金奖,今年报名的情况也比较踊跃,我建议在中国赛区宣传能够加强一点,有的楼盘担心在国际上评不上奖,要把中国赛区的含金量宣传出来,让他们觉得中国赛区也是很不错的。这样会使大家更加踊跃一些。

    李响:

    长沙晚报有一个同升湖项目参加,后来中国区的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以及长沙市长、副市长都接待,长沙的运作还是比较成功的。今年的申报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蔡照明:

    楼盘包装、规划设计方面,我们有五个一工程,可以起好的名字,推广语好的概念的设计,做好的活动,还有一个好的奖项,每个楼盘获得好的奖项,评选上的和没有评上的楼价可以相差1000块钱,国际花园社区相当于是最高奖,可以带动楼盘的销售。

    珠海特区报:

    珠海房地产今年困难也是蛮大的,珠海房价持续上涨,广告没有出来多久,就销售出去了。利用这次国际花园社区的推介,我们也希望能够搭上这个车,刚才听了各位老总的介绍,启示也很多。

    惠州日报:

    我们对这次国际花园社区的评选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次评选活动跟我们市委市政府多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很吻合,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活动,推进我市的城市建设。我觉得评选的标准比较笼统,发动更多住宅小区参加活动的时候,有没有评选的标准?开发规模要多大,这个比较含糊。我希望有更明确的标准,就能够更好的操作。

    珠江商报:

    珠江商报的前身是顺德报,顺德房地产开发最近几年比较快,但跟深圳、广州、珠海、中山比起来,开发理念和观念不是很先进。我觉得这个推广,首先能够提升开发理念,促进当地房地产开发楼盘的品质的提高,也能促进产业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次参加联盟的推广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也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房地产发展商的支持,我们觉得是很好的机会。

    佛山日报:

    佛山地产发展比较快,中心城区主要楼盘都是到尾期了,大盘开盘进度跟不上,前几年评比佛山的项目也比较多,他们主要关注主要一个是权威性,推广的名声好不好,花园社区的活动挺符合他们的期望,还有负担不要太重,具体的操作要更加具体一点,活动就能顺利一些!

    中山日报:

    中山日报的房地产广告占30%,深圳和珠海都有发展商都有在中山做开发,如果他们觉得中山的房子不好卖,那我们的广告就好做了。发展商很在乎卖点,以拉动销售,我们的牵引力还是有的。

    蔡照明:

    我请我的同事介绍一下特区报搞活动的经验。

    王月华:

    我在特区报是跑关外地产的,有时跟珠江三角洲有一些联系,对珠三角地产略有认识。实际上珠江三角洲地产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是地产共同体。欧洲几十个国家可以形成共同体,更何况我们珠江三角洲,这是大交通的格局,比如珠江的西部、京珠高速、广深高速都在建设,大交通的格局拉近了。第二、投资的欲望迅速膨胀,对商业、和高档住宅跨区域的投资非常大,包括深圳很多发展商异地开发都是针对高端住宅,中山有中海万科等地产商过去,东莞就更多了,所以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百万富翁在某城市置业,亿万富翁是全球置业,千万富翁是全国置业,媒体相互的沟通、互动,对提升区域影响是非常有好处的。

    玄伟东:

    特区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市场部之外还有地产新闻部,我本人就是负责地产新闻部。去年国际花园活动我参与了宣传方面的报道,刚才有领导说,现在搞活动比较困难,现在很多奖项确实层出不穷,所以再好的活动也要宣传,到位的宣传才能引起市场的关注,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正常平面的宣传报道以外,广告宣传以外,市民参与很重要,我们应该请市民积极的参与,市民认为哪些是适合居住的社区,把这个影响做大,然后逐步推进,使活动深化。把这个版面做活,真正把花园社区的活动真正造出声势。

    佛山日报:

    我问一下特区报的领导,了解一下绿色花园评选原来操作的经验,是怎么操作的?蔡总说的整合,通过活动整合。网站报纸一块整合是怎么联动?

    蔡照明:

    我们主阵地还是深圳特区报,同时还要扩展,网络媒体发展很快,我们在这一块也要分一杯羹,第一置业网主要配合特区报的广告做一些延伸服务,但是也独立开展业务,我们的一个记者跟地产商去谈,可以把全部都谈进来,囊括进来,一鱼可以三吃,可以吃鱼肉、喝鱼汤、煮鱼头等,这是我们目前的做法。

    授权书的颁发仪式(候军颁发)

    侯军:

    我这个主持可以谢幕了,我们叫做礼成会毕,希望各个媒体和兄弟单位,精诚合作,使国际花园城市和花园社区的评选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能够提升本地区、本城市的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城市品牌。


 
来源:第一置业网 作者:傅大伟 编辑:张倩 2005年06月24日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