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粹环境即将全面启动SUC2015战略联盟及样板建设计划

4月7日,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佳粹环境与环境署共同组织,来自澳大利亚、瑞士的联合国环境署国际专家迪奥•普拉萨德教授、菲利普•阿诺德博士及以中国绿建委主任王有为教授为代表的SUC中国专家组成员、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佳粹环境等15人出席现场研讨会,联合国环境署巴黎技术专家参加远程电话会议。

会议由佳粹环境CEO李响主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清勤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全程参加上午的标准研讨会。迪奥•普拉萨德教授详细介绍了SUC标准的编制框架、指标体系及后续实施计划。DEO博士指出:《SUC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导则》为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阐述了关键的目标和性能标准,并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在后续的标准编制过程中,将进一步编制管理体系和技术指南。菲利普博士就“导则”的12项城市关键指标、10项社区关键指标向与会专家作出相关介绍并征询与会专家的意见。

住建部科技委委员、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任王有为教授表示,《SUC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评价导则》(下称“导则”)明确了实现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原则,通过对比我国绿色城区标准、绿色建筑标准、低碳社区标准,SUC的各项指标体系的设定科学、合理、全面,将对全球发展中国家起到切实指导作用。他同时建议,评价体系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部分条目整合,使导则更加精炼、明晰,更具概括力。

中国住建部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葛坚教授认为,“SUC标准导则”是一个具备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未来三年的编制中还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原则,包括各类型城市与社区的分类指南也应纳入计划,以进一步细化评价体系,使导则标准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便于针对性的对各类型城市指导。奥运村总设计师、北京城建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刘京女士认为,“导则”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充分涵盖了可持续建筑的各个层面,在实施层面要充分考虑与各国家、各地区地方指标的兼容性,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地理因素。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ISO/TC 268中国专家组成员杨锋博士表示,导则不仅在宏观角度考虑对城市与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后期还需关注中观与微观层面制定评价体系、目标任务与最佳范例,把同型数据对比纳入编制原则,提高标准的可推广性。

经过一天的见面会,中外专家最终就《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架构体系和“导则”内容框架达成共识:作为联合国层面的标准,其“指南”意义更为重大。《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评价导则充分体现对城市和社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导作用,其一级指标设置合理且具前瞻性,二级指标坚持数据与导向兼顾,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建设提供全面指引。在后续三年的编制中,SUC标准将更加强调细分管理体系与技术指南,因地制宜解决各地实际问题,切实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研讨会同时举行了巴黎远程电话研讨会。联合国环境署巴黎办公室专家与本次研讨会国际专家进行国际连线,就本次会议及标准编制的关键内容、指标细则、未来计划等,与佳粹环境CEO李响、UNEP高级专家迪奥•普拉萨德教授、菲利普博士及环境署驻华官员等进行了详细研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网截图
注:“SUC可持续城市与社区项目”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Livable Garden Community Programme,简称SUC),由联合国环境署与佳粹中国于2009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共同倡议发起,经5年筹备及积极推进,于2015年元月正式启动。 SUC项目是联合国环境署首次针对发展中国家并先期选择中国城市与社区领域推出的高规格可持续发展实效行动与示范项目,并切实纳入“资源效率型城市”及“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应对”两大环境署倡议,该项目旨在通过“编制可持续发展标准”、“组建可持续发展国际专家库与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样板”和“开展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等各大实效行动,全面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全球样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网截图
作为SUC项目的联合发起方及执行机构,佳粹环境将正式从4月开始,全面推进“SUC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联盟”、“SUC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联盟”、“ SUC可持续发展技术协作联盟”及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可持续发展样板城市、样板社区的遴选与深度培育、建设工作。样板城市与样板社区的遴选与建设,将成为2015年度SUC项目的一项更具影响力、更具实效,并有望成为深刻影响中国未来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建设模式、标准、运营管理的标志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