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制造业基地“造”出联合国人居经验 -- (新华日报) | |
http://www.livcom.org 本站记者 发布于 2010-08-02 |
|
7月5日,联合国人居署向武进颁发“联合国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并宣布武进为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实验城市”。“均衡协调、和谐相融”的武进做法成为联合国人居经验。 “武进有一句名言,原来叫‘成功之道,武进制造’,现在叫‘成功之道,武进创造’”,颁奖会上,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如此说。 叠加新市民“舒适尺度” 有联合国人居奖,何来“特别荣誉奖”?联合国人居署驻华首席代表张振山说:“武进入选‘全球100个可持续城市’,人居署再次优中选优,武进作为100中的样板而获得这个人居‘钻石奖’。其突出表现是人居权利和包容度。” 人居权利从新市民开始。7月18日,记者走进南湖家苑,这是一个有近2万名外来工人居住的新市民公寓。在餐饮中心,碰到淮安籍打工青年22岁的钱文伟,他是从上海跳槽来的,在武进高新区光宝集团做键盘操作工。 “来武进4个月有了3个惊喜”,小伙子一脸的兴奋,职介不收中介费,在上海起码要交1000块;开销低,月收入有2000元,房费公司付,自己只掏个每月20多块的水电费;有得玩,食堂、网吧、KTV、溜冰场……什么都有,非常方便。 “南湖家苑是武进花4亿多元建的,还要再建200万平方米这样的公寓,为30万外来务工者提供良好居住环境”,区建设局副局长张征宇说。 让更多的人来“落脚”,武进考虑得很细。在武进客运中心,紧挨着的就是人才市场、BRT快速公交和镇村公交,区政法委副书记蒋建社介绍,想找工作的外地人到武进一下车,第一件事就能去市场找单位,工作找到了就可以乘坐便利的交通工具前往就职地。 从2007年起,武进在全省率先办起“新市民节”,“十大明星新市民”、“100位优秀新市民”等评选活动,给新市民一种归属感、尊严感。 “整个城市的‘舒适尺度’是由每一个人的舒适尺度叠加而来的”,区委常委、副区长陈虎认为,“新市民的舒适尺度如果能够叠加到一定高度,我想,城市整体舒适度就能得到很大提升。” “帮扶外来工人,规划和谐未来”,这是联合国官员最看重的。 “统”出农民幸福增长线 新市民如此,处于弱势的农民又如何?挑剔的人居署官员实地参观了武进新农村后感慨:你们做的比范例上写得好! 7月5日,联合国官员来到雪堰镇参观,随机抽到了雅浦村的陆水芹家。 “你家生活来源是什么?”官员问她,她答:“外面开了家公司。”“你为什么选择住在农村?”“老村改造后,环境好、空气好,配套设施全,城里有的我们这都有。”从陆水芹口中听出的是满足和幸福。 让村民的幸福感持续,武进是从环境入手统筹考虑。以环境优美镇、生态村建设为载体,蓝天工程、清水工程、清洁工程,绿色风暴席卷每个角落,实现了“满目苍翠绿盈城,一年四季皆风景”。接着又从农民“烦心事”展开。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与城市居民享受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最小,各村都有公园绿地、健身广场、公共服务中心。 增长路上留下“低碳足迹” 人的生存要物质支撑,财富的最大化有没有可持续后劲,这是联合国官员关心的。处于苏南“第一方阵”的武进探索出“经济增长与低碳建设一体发展”之路,破解了发展中国家人居环境共同面临的难题。 7月4日,绿色经济与人居环境(武进)国际论坛上,加拿大可持续协会执行董事菲利普・麦克伸出了三根手指,分别代表经济、环境和社会。“科学规划促进和谐发展,但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行动,这就需要改变人的思维,更加注重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武进做到了!”他说。 经济增长路上留下“低碳足迹”。武进于2005年就确定了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并于去年确立低碳发展规划,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程。 6月6日,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内,武进人向中外嘉宾宣布,由武进高新区规划建设的“常州市低碳示范区”正式挂牌,此举旨在集聚LED节能照明、风能和太阳能、电动汽车等系列低碳产业,意味着武进低碳经济模式在全省、全国处于领跑地位。 数据诠释着生动实践。武进近3年经济总量增长超100%,碳排放强度却降低了57%。 创来牌子造“磁场” “拿到联合国人居奖,这是武进城市建设史上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喜事盛事。”7月5日晚,沈瑞卿在作获奖感言之时,却有着自己的另一番思考。 从全国生态示范区到创成全国生态区,从“国际花园城市”到“联合国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武进近年来拿下省以上牌子几十个,转型升级的当口,花这么大精力拿一个联合国的牌子,是不是往脸上贴金? 沈瑞卿认为,区域前行不单是工业化这只轮子,还要有城市化这只轮子驱动,人居环境是核心。借用“人居”这个品牌,就是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形成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迅速集聚的强力磁场。 目前,磁场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全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广西玉柴一位副总在武进配套企业考察了一番后,决定将总投资50亿元的玉柴项目落地武进。 项目来了,人才也来了。去年,武进引进了128个海归,今后3年还要引进500名海归人才…… 来源:新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