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绿色“科技新城”跻身全球“花园社区” -- (大连日报) | |
http://www.livcom.org 本站记者 发布于 2009-10-20 |
|
魏雪梅 从一个产业园区到一座“科技新城”,从大连的“软件社区”到世界的“花园社区”,大连软件园带给大连的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新经济增长点,还有更多的意义——比如新的增长方式、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生存理想。10月12日晚,当大连软件园在捷克捧起“2009全球国际花园城市与花园社区竞赛”全球总决赛金奖时,这个崭新的“绿色硅谷”距离曾经的棚户区仅有11年的历史。走过这段迎接朝阳而又布满荆棘的路,大连软件园让世界认可和赞叹的并不只是中国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还有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的强大生命力。 “绿色奥斯卡”被“绿色大连”吸引 2009年8月25日,享有全球“绿色奥斯卡”之称的第13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与花园社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颁奖典礼在澳门举行。大连软件园作为大连市政府重点推荐的社区项目,第一年参赛便一举荣获“中国国际花园社区”大奖、“全球国际花园社区提名奖”。与此同时,大连软件园以中国绿色“科技新城”的代表成为获得参加“全球国际花园城市与花园社区竞赛”总决赛资格的中国东北地区唯一项目。 “国际花园城市与国际花园社区”竞赛活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可,国际公园协会主办,是目前全球唯一涉及城市与社区人居环境管理、生态建设、资源利用、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的国际竞赛,也是目前世界城市建设与社区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大连软件园能够跻身国际“花园社区”行业,再次印证了其在城市环境、产业提升、打造科技新城等方面的积极贡献及巨大影响。 联合国环境署专员、国际花园城市竞赛秘书长阿兰·史密斯曾亲自到大连软件园考察。在他给大连市政府的亲笔信中提到,“在本届竞赛中,中国共有近200个项目报名参赛,大连软件园社区所展现的优越的人居环境及人居改善措施让所有评委都感到震惊和赞赏。衷心祝愿贵市因此而涌现出更多的宜居社区,为世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越来越好的范例。” 在大连软件园,世界看到了一个“绿色大连”的朝气蓬勃。 棚户区上崛起的绿色“科技新城” 1998年由亿达集团投资成立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在一片棚户区上破土动工建设大连软件园。11年来,大连软件园通过发展绿色、高附加值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改善了园区生态环境,建立了园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了集产业、教育、配套于一体的国际化“软件社区”,创建了适宜人居的绿色“科技新城”。在改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同时,“绿色硅谷”的形成也带动了航空、会展、酒店、金融、教育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回顾大连软件产业11年的发展历程,正是通过成功建设运营了大连软件园,大连形成了软件产业的企业集聚、人才集聚和产业要素的集聚,树立了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创立了“官助民办”的成功模式,打造了适宜人居的“科技新城”。这些努力和成果,改变和提升了城市的产业结构、人才素质结构,带动了城市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大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棚户区上崛起绿色“科技新城”,大连软件园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大批知名媒体的参观和访问。仅今年就有美国《洛杉矶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商业计算机新闻社、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国际商报、新浪网等媒体专访软件园。台湾TVBS无线卫星电视台更是在其《中国进行式》栏目中重磅报道了大连软件园及大连软件产业的繁荣。 后危机时代的“花园社区”必是“绿色经济”沃土 全球金融危机深刻地变革着世界经济运行轨迹,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后危机时代,“花园社区”的意义。当“绿色经济”被看作是未来曙光的时候,“花园社区”也必定首先是“绿色经济”的沃土。软件产业本身就是绿色产业。“与绿色经济共同成长”的理念以及完善、独特的运营机制和服务体系,使得大连软件园在金融危机下异军突起:继2008年底相继有思科全球高级服务中心、日本财产保险集团、新日铁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009年4月大连软件园——简柏特定制大厦又正式奠基开工。 早在2003年大连软件园便为简柏特公司量身定制了专用办公楼宇。多年来,简柏特在园区里稳健发展,成为全球BPO领军企业。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软件园通过“定制智能环保楼宇”等新模式,吸引简柏特公司扩租入驻。双方的这一合作显现出软件园发展软件产业的决心,也显示出园区企业对软件园的充分信任和500强企业对大连整体投资环境以及外包产业发展前景的认同。目前,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478家,500强企业37家,其中2009年新入园36家,新入驻500强企业两家,外资企业比例41%,是国内业务形态最齐全、外资企业比例最高的软件园区。
|
|